【翳风的准确位置图片】
【图解翳风的位置】
【翳风穴的位置】在耳垂后耳根部,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。(即:位于人体耳垂后方,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。)布有耳大神经,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孔穿出处,并有耳后动、静脉,颈外静脉。
【取穴方法】取正坐或侧伏,耳垂微向内折,于乳突前方凹陷处取穴。翳风穴,“翳”,原指羽扇,用作遮掩。穴在风池之前耳根部,为耳垂所掩蔽。
【快速取穴】侧坐或侧伏位,张口取穴,将耳垂向后按,正对耳垂的边缘的凹陷处,按压有酸胀感。
《快速取穴彩色图解》正坐或侧伏坐位。将耳垂向后按,正对耳垂的边缘,按压有凹陷处(张口时凹陷更明显)即为此穴。
《针灸大成》耳后尖角陷中,按之引耳中痛。《针经》先以铜钱二十文,令患人咬之,寻取穴中。手足少阳之会。
【穴位解剖】本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腮腺。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。皮下组织疏松,耳后静脉面后静脉汇合成颈外(浅)静脉,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向下后斜行,至 该肌后缘,锁骨上约2.5厘米处,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。沿颈外静脉排列的淋巴结称为颈淋巴结,针由皮肤、皮下筋膜穿腮腺咬肌筋膜,在乳突肌与胸锁乳突 肌前缘,继而进达腮腺的下颌后突部,可深抵起于基突的肌肉。
【局部解剖】肌肉:后方由浅到深为锁乳突肌,头夹肌,头最长肌,二腹肌后腹。神经:耳大神经,深层当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。血管:耳后动、静脉和颈外浅静脉。
【同身寸法】点击查看》》【1寸、2寸、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】
【穴名解说】
【翳风穴】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、足少阳之会。
【穴义】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。
(1)翳风。翳,用羽毛做的华盖穴也,为遮蔽之物,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。风,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。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。 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,至本穴后,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,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,故名。
(2)手足少阳之会。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阳热风气,其性同于足少阳胆经气血,故为手足少阳之会。
【气血特征】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。
【运行规律】由本穴输向头之各部。
【功能作用】益气补阳。
【翳风的作用与功效】
《针灸大成》主耳鸣、耳聋,口眼㖞斜,脱颔颊肿,口噤不开,不能言,口吃,牙车急,小儿喜欠。
【主治病症】耳聋耳鸣、头痛牙痛、口眼歪斜、口噤不开、齿痛、颊肿、瘰疬、面神经麻痹等。
【主治分类】头面五官科疾病:耳聋耳鸣,头痛牙痛,腮腺炎,下颌关节炎,口眼喎斜,笑肌麻痹,甲状腺肿,面神经麻痹。神经系统疾病:痉病,狂疾,膈肌痉挛。
【作用功效】翳风穴,利颊、正口僻;聪耳通窍,散内泄热。
【古代记述】耳鸣,耳聋、口眼歪斜、口噤、颊肿、牙痛、瘰疬、暴喑、牙车急痛、耳中湿痒、耳红肿痛、视物不清。
【近人报道】面瘫、腮腺炎、聋哑、颞颔关节痛。
【临床应用】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、腮腺炎、神经性耳聋、三叉神经痛等。
【穴位配伍】翳风穴配水沟穴、地仓穴、承浆穴、合谷穴治口噤不开。配听宫、听会,有通窍复聪的作用,主治耳鸣,耳聋。配地仓、颊车、阳白、承泣,有活血祛风通络的作用,主治面神经麻痹。配下关、颊车、合谷,有活络消肿的作用,主治颊肿。
【方例】耳聋气闭:听会、翳风。暴喑不能言:翳风、通里。急性腮腺炎、翳风、颊车、合谷。项部瘰疬:翳风、天井、足临泣。
【文献摘录】1、《甲乙经》:手足少阳之会。2、《资生》:暴喑不能言,翳风、通里。3、《大成》:主耳鸣耳聋,口眼喎斜,脱颔颊肿,口噤不开,不能言。
【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】
《针灸大成》《素注》针三分。《铜人》针七分,灸七壮。《明堂》灸三壮。针灸俱令人咬钱,令口开。
【治法】寒则补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【针刺方法】翳风穴,直刺0.8-1.2寸,耳后酸胀,可扩散至舌前部及半侧面部,以治面瘫、腮腺炎等(翳风穴向内前下方斜刺1.5-2.0寸,局部酸胀,可向咽部扩散,咽部有发紧发热感,以治聋哑。)
【艾灸方法】翳风穴,艾条灸5-10分钟,翳风穴,艾炷灸3-5壮。
【相关补充】向上角或对侧内眼角方向刺入1~1.5寸;如治聋可向内上方刺入,治哑可向内下方刺入;治面瘫时还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。不用直接灸,艾条温灸5~15分钟。
【自主按摩】翳风穴是颅后窝部位的重要穴位,属手少阳三焦经。它位于耳垂后方耳后高骨和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。中医学认为,翳风穴具有活血祛风通络,通窍醒神之功效。刺激翳风穴可用于治疗头晕、头痛、耳鸣、耳聋、口眼歪斜等病症。
【按摩要领】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穴位,缓缓吐气;持续数秒,再慢慢的放手,如此反复操作,或者手指着力于穴位上,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。读者朋 友在自我按摩时,可根据自身情况把两种技法组合起来,每次按摩10—15分钟为宜。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,且操作不拘于时,一天之中择方便的时候做1—2次 即可。
【研究进展】
(1)呃逆以两手拇指按压翳风穴,力度要重而强,以患者胀痛难忍为度。
(2)面神经炎有报道针刺时,针尖向鼻尖方向进针,使患者有痠麻胀感扩散到面部为度。临床观察面瘫患者多在翳风穴有压痛,翳风穴压痛堕病情好转逐次减轻。
(3)偏头痛针刺治疗偏头痛150例,效果较为显著。
(4)调整大脑皮质功能有人在实验性狗神经官能症基础上,针刺翳风,所有阳性条件反射迅速提高,并稳定地恢复正常,刺激强度与反应之间的关系逐渐恢复,对分化刺激的鉴别逐渐达到完全。说明针刺翳风能恢复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平衡。
(5)化脓性中耳炎用悬灸法治疗急慢性中耳炎402例,效果良好。
【报道摘录】
【呃逆】针刺、穴位注射、重手法点按翳风穴治疗呃逆均有效。点按本穴治疗呃逆时,以两手拇指按压翳风穴,力度要重而强,以患者感觉胀痛难忍为度。
【腮腺炎】取患侧翳风穴用疾徐手法进针1-1.5寸,提插捻转,针尖略斜向下方,中强刺激2--3分钟,不留针。
按摩翳风穴缓解晕车晕船、三叉神经痛、面部痉挛的方法:用两拇指分别按同侧穴位,按压穴位的同时颈部后仰。吸气后仰用力按压,呼气放松头回原位。注意:穴位按摩仅对缓解部分疾病症状有一定效果,如症状已较严重,应尽早请医生诊治。
当前文章浏览量: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