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寻穴位的奥秘

偏历穴穴性解析(上)

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认为药有药性,穴有穴性,穴性如药性;同一个穴位功效主治多样,穴位主治作用与针尖所刺激的结构相关。

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认为药有药性,穴有穴性,穴性如药性;同一个穴位功效主治多样,穴位主治作用与针尖所刺激的结构相关。

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偏历穴的穴性:

《针灸穴名释义》中有:“偏,指侧旁与倾斜;历,指行走与经过。言经穴皆位于前臂之偏旁,并从此分出旁支,斜络于太阴也。偏,边也,又不正曰偏。历,行也。《国策•秦策》:‘横历天下。’《论衡•超奇》:‘上下谓之历。’杨上善曰:‘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,经历手臂,别走太阴,故曰偏历也。’或另有深义,待考。”

细辨偏历主治、穴性,其名“偏历”,果有深义:

解表清热利咽,穴性偏于手太阴

偏历穴穴性解析(上)

《灵枢•经脉》中有:“手阳明之别,名曰偏历,去腕三寸,别入太阴”,故偏历之性可解表清热;又手太阴之列缺位于腕上1.5寸、桡骨茎突侧面,偏历则位于腕上3寸、列缺直上,故偏历清热之性偏于利咽。

如《针灸甲乙经》中有:“风疟,汗不出,偏历主之”、“实则龋聋,喉痹不能言…”;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中有:“治寒热疟,风汗不出…齿龋,喉痹嗌干,鼻鼽衄血”。

穴性即偏手太阴,临床治疗时则当如列缺用斜刺法,程氏针灸治咽喉热疾时,有偏历斜透列缺针法,与阳溪透列缺针法虚实皆治不同,更偏于实热之咽喉肿痛。

偏历穴除偏于手太阴可解表清热利咽外,还有其他穴性见于中篇及下篇。

当前文章浏览量:

相关阅读
推荐阅读

特效穴

反射区

膀胱经

胃经

胆经

督脉

肾经

三焦经

脾经

大肠经

小肠经

肝经

肺经

心经

心包经

经外穴

任脉

冲脉

带脉

阳维脉

阴维脉

阴跷脉

阳跷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