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寻穴位的奥秘

伏兔穴还可以治疗妇科疾病?伏兔穴的三才针刺方法可别再错过了……

伏兔穴为胃足阳明之脉上的穴位,《会元针灸学》有记载:“伏兔者,伏是潜伏,大腿肉肥如兔,跪时肉起如兔之潜而不伏也,故名伏兔。”

伏兔穴为胃足阳明之脉上的穴位,《会元针灸学》有记载:“伏兔者,伏是潜伏,大腿肉肥如兔,跪时肉起如兔之潜而不伏也,故名伏兔。”

“大腿肉肥如兔”,这里的“大腿肉”指的是一块肌肉,还是一组肌肉呢?

伏兔穴还可以治疗妇科疾病?伏兔穴的三才针刺方法可别再错过了……

穴位的主治作用与穴位下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,伏兔穴的主治作用与这些“大腿肥肉”又能摩擦出怎样的关系呢?  

今天,小编就带你好好认识这些“大腿肥肉”及伏兔穴的三才针刺方法……   首先我们看看伏兔穴的定位:  

《皇帝明堂经》中有记载:“在膝上六寸起肉”

《千金翼方》中记载:“令病人累夫端坐。以病人手夫掩横膝上。夫下旁与曲膝头旁侧夫际当中央是。”

《针方六集》中有记载:“在膝上六寸起肉,正跪坐取是穴。“

《中国针灸学》中有记载:“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,髌骨外上缘上6寸,股直肌中。”

从以上文献关于伏兔穴取穴的记载中,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姿势“端坐”、“跪坐”伏兔穴的位置会有一些“改变”,甚至可以利用穴位下的解剖结构辅助取穴,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临床上,生活中选取某些穴位时,与操作对象的姿势、甚至是年龄、局部结构的形态都有一定关系,不是所有的穴位都能按照课本上规规矩矩的方法定位,更重要的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,病情,穴位所在区域的阳性点定位。   了解了伏兔穴的灵活取穴方法,那伏兔穴的作用有哪些呢?  
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中有记载:“伏兔穴治风劳,气逆,膝冷不得温”

《针方六集》中有记载:“主治风湿妇人下部诸证。” 《循经考穴编》中有记载:“主腰跨痛,麻痹不仁等证” 《中国针灸学》中有记载:“腰跨痛,膝冷,麻痹,脚气” 从以上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伏兔穴的主治作用包括膝冷、腰跨痛、妇科一些病症……

伏兔穴还可以治疗妇科疾病?伏兔穴的三才针刺方法可别再错过了……

为什么伏兔穴不是仅仅治疗大腿局部的痉挛麻痹等局部症候,而能够治疗腰部、膝盖等距离相对较远的病症、甚至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呢?  

要解决这个问题,还得先搞清楚“大腿肥肉”指的是哪些肌肉……   在大腿前面分布着人体最有力的肌群之一——股四头肌,包括股直肌、股中间肌、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,股四头肌由四个头组成,其中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;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前面;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;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;四块肌肉向下汇合移行成一个肌腱,包绕髌骨,形成髌骨韧带,止于胫骨粗隆。这些肌肉的协调运动对髋关节前屈,膝关节处伸直,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。如下图(截取自《那些年错过的穴位——伏兔》)

伏兔穴还可以治疗妇科疾病?伏兔穴的三才针刺方法可别再错过了……

股四头肌与腹部腰部的肌肉构成一定的联系,股四头肌发生病变,如痉挛、萎缩、都有可能通过肌肉的连带作用引起腰部、腹部一系列病变,如腰酸背痛、骨盆前倾等。此外,在股外侧肌与股直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布,下行至膝关节上方与腘动脉的膝上外侧支交通,若是股四头肌过度收缩,可能引起旋股外侧动脉的压迫而导致膝盖局部供血不足,从而导致膝盖发凉等症状。   那伏兔穴治疗这些病症的三才针法是如何呢?   

伏兔穴的天部刺法:直刺3-5分,针尖止于股直肌肌筋膜上,引发股直肌自发抽动,主要用于治疗股直肌病变引起的伸膝、屈髋不利及膝盖疼痛。  

伏兔穴的人部刺法:斜内刺10度,进针1-1.5寸,引发两肌抽动,也可以斜内刺应股直肌,斜外刺应股外侧肌,主要用于治疗髋跨痛,外旋不利,膝痛等症状;此外对于由于股直肌过度收缩引起的骨盆前倾,旋股外侧动脉压迫导致的膝盖发凉、冷痛也有较好的效果。  

伏兔穴的地部刺法:斜内刺十五度,进针2-2.5寸,引发股中间肌抽动,股中间肌肉抽动可见髌骨抽动,对于股内侧肌过度收缩引起的大腿正面中部的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。  

当前文章浏览量:

相关阅读
推荐阅读

特效穴

反射区

膀胱经

胃经

胆经

督脉

肾经

三焦经

脾经

大肠经

小肠经

肝经

肺经

心经

心包经

经外穴

任脉

冲脉

带脉

阳维脉

阴维脉

阴跷脉

阳跷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