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

神门穴

神门穴归属手少阴心经,有帮助入眠,调节自律神经,补益心气,安定心神等作用;神门穴的位置:手腕横纹处,从小指延伸下来,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。详见本文图解神门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。

神门的准确位置图片

神门的准确位置图片

图解神门的位置

神门穴位于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(即:手腕横纹处,从小指延伸下来,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。)

《快速取穴彩色图解》坐位。伸肘仰掌,于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可摸到一突起圆骨(豌豆骨),在该圆骨下方、掌后第1横纹上、尺侧腕屈肌腱(手前臂内侧可触摸到的大筋)的桡侧缘可触及一凹陷处,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。

神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(标准定位方法)

《针灸大成》掌后锐骨端陷中。手少阴心脉所注为输土。心实泻之。

《中国针灸学》腕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。

【穴位解剖】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,深层为指深屈肌;有尺动脉通过;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尺侧为尺神经。

神门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
神门的位置解剖图(图解)

同身寸法】点击查看》》【1寸、2寸、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】

穴名解说

神门穴 Shén mén(HT7) 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难经。六十六难》名兑骨。属手少阴心经。输(土)、原穴。别名:兑中、中都、锐中。

【穴位含义】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。

(1)“神门穴”。“神”,与鬼相对,气也。“门”,出入的门户也。该穴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。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,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,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,为人之神气,故名“神门穴”。

神门穴04

(2)“兑冲穴”。“兑”,八卦中的口也。“冲”,突也。兑冲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向体表冲出。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,心经体内经脉的强热水湿之气由本穴向外冲出,故名兑冲。兑骨名意与兑冲同,骨为水,喻意外出的强热之气中富含水湿。

(3)“中都穴”。“中”,内部也。“都”,都市也。中都穴名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聚散。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输的强劲湿热之气,出体表经脉后气血物质由穴内向穴周扩散,如都市之物质聚散,故名中都穴。

(4)“锐中穴”。“锐”,尖细之物也。“中”,与外相对,内部也。锐中名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。

(5)心经俞。本穴为心经气血物质的对外输出之处,故为心经俞穴。

(6)本穴属土。属土,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。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输之气,其运行变化为在本穴聚集后又不断地散热蒸发,有土的固定不移之性,故本穴属土。

【气血特征】气血物质为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。

【运行规律】由穴内向穴外传输。

【功能作用】补益心气。

神门的作用与功效

《针灸大成》主疟心烦,甚欲得冷饮,恶寒则欲处温中。咽干不嗜食,心痛数噫,恐悸,少气不足,手臂寒,面赤喜笑,掌中热而哕,目黄胁痛,喘逆身热,狂悲狂笑,呕血吐血,振寒上气,遗溺,失音,心性痴呆,健忘,心积伏梁,大小人五痫。东垣曰:胃气下溜,五脏气皆乱,其为病互相出见,气在于心者,取之手少阴之输神门,同精导气以复其本位。《灵枢经》曰:少阴无腧,心不病乎?其外经病而脏不病,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。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,精神之所舍,其脏坚固,邪不能容,容邪则身死,故诸邪皆在心之包络。包络者,心主之脉也。

1、帮助入眠,调节自律神经,补益心气,安定心神;

2、辅助治疗心痛、心烦、惊悸、怔仲、健忘、失眠、痴呆、癫狂痫、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;

3、治疗高血压;

4、缓解胸胁痛、掌中热、便秘、食欲不振;

5、改善心悸,治疗心绞痛、无脉症、神经衰弱、癔病、精神分裂症等。

【临床运用】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、无脉症、神经衰弱、癔病、精神分裂症等。

【穴位配伍】神门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痛;神门穴配内关穴三阴交穴治健忘、失眠。

【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】

《针灸大成》《铜人》针三分,留七呼,灸七壮。

【治法原则】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,热则泻之。

按摩神门穴可掐、揉、刺激,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,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。

【针灸疗法】直刺神门穴0.3~0.5寸。

【艾灸疗法】艾条灸神门穴5-10分钟。

当前文章浏览量:

相关阅读
推荐阅读

特效穴

反射区

膀胱经

胃经

胆经

督脉

肾经

三焦经

脾经

大肠经

小肠经

肝经

肺经

心经

心包经

经外穴

任脉

冲脉

带脉

阳维脉

阴维脉

阴跷脉

阳跷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