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脉

下脘穴

下脘穴归属任脉,有治疗腹胀、呕吐、肠鸣、消化不良等作用。下脘穴的位置: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2寸,详见本文图解下脘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。

下脘的准确位置图片

下脘的准确位置图片

图解下脘的位置

【下脘穴】位于人体的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2寸。

【取穴方法】取仰卧位,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,按压有酸胀感。

【快速取穴】取仰卧位,在上腹部,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4等分,在连线的下1/4与3/4交点处,按压有酸胀感(图②)。

《快速取穴彩色图解》仰卧或正坐位。从肚脐起沿腹部前正中线直上3横指处即为此穴。

下脘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(标准定位方法)

《针灸大成》建里下一寸,脐上二寸,穴当胃下口,小肠上口,水谷于是入焉。足太阴、任脉之会。

《中国针灸学》在前正中线上,脐上二寸。

【穴位解剖】在腹白线上,深部为横结肠;有腹壁上、下动、静脉交界处的分支;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。

下脘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
下脘的位置解剖图(图解)

 

同身寸法】点击查看》》【1寸、2寸、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】

穴名解说

【下脘穴】 经穴名。出:针灸甲乙经,属任脉。足太阴、任脉之会。》。《脉经》名下管。别名:幽门穴、下管穴。

【穴位含义】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。

1、“下脘穴”。“下”,下部也。“脘”,空腔,空管也。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。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,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,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,故名。下管名意与下脘同。

下脘穴04

2、足太阴任脉之会。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,它包括任脉的冷降之液,包括脾经的冷降之液,故为足太阴任脉之会。

【气血特征】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。

【运行规律】循任脉下行。

【功能作用】疏导水湿。

 

下脘的作用与功效

《针灸大成》主脐下厥气动,腹坚硬,胃胀,羸瘦,腹痛,六腑气寒,谷不转化,不嗜食,小便赤,痞块连脐上厥气动,日渐瘦,脉厥动,翻胃。

【主治病症】脘痛、腹胀、呕吐、呃逆、消化不良、肠鸣、泄泻、痞块、虚肿等。

【穴位配伍】配天枢穴、气海穴、关元穴、足三里穴(针灸并用)治急性菌痢。

 

【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】

《针灸大成》《铜人》针八分,留三呼,泻五吸,灸二七壮,止二百壮。

【疗法原则】寒则通之或灸之或循经向下推按,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。

【针灸疗法】直刺0.5~1寸;可灸。


按摩下脘穴的手法:将食指和中指并拢,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下脘穴3分钟,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。


按摩下脘穴的功效: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。如果下脘穴位出了毛病,很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,造成小腹、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,就会显得多余粗重。但是只要每天刺激按揉下脘穴,就可以让食物彻底消化,塑造迷人身材。

 

当前文章浏览量:

相关阅读
推荐阅读

特效穴

反射区

膀胱经

胃经

胆经

督脉

肾经

三焦经

脾经

大肠经

小肠经

肝经

肺经

心经

心包经

经外穴

任脉

冲脉

带脉

阳维脉

阴维脉

阴跷脉

阳跷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