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维脉

期门穴

期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,有治疗胸胁满痛,呕吐,呃逆,腹胀,胁下积聚等作用;期门穴的位置: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,详见本文图解期门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。

期门的准确位置图片

期门的准确位置图片

图解期门的位置

【期门穴的位置】在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(与巨阙穴齐平)

【相关记载】另说“在乳下四寸,第三筋(肋)端”(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);“乳旁开一寸五分,直下一寸五分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):“在乳直下四寸,乳根下微外,日月上,横直巨阙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第六肋间神经,第六肋间动、静脉。

《快速取穴彩色图解》正坐或仰卧位。自乳头垂直向下摸2个肋间隙(即第6肋间隙),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。


期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(标准定位方法)

《针灸大成》直乳二肋端,不容旁一寸五分。又曰:乳旁一寸半,直下又一寸半。肝之募,足厥阴、太阴、阴维之会。

《中国针灸学》乳头直下,第六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四寸。

【穴位解剖】有腹直肌,肋间肌;有肋间动、静脉;布有第六、七肋间神经。

期门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
期门的位置解剖图(图解)

同身寸法】点击查看》》【1寸、2寸、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】

穴名解说

【期门穴】经穴名。出《伤寒杂病论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肝之募穴。足太阴、厥阴、阴维之会。别名:肝募穴(肝经募穴)。

【穴位含义】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。

(1)期门:期,期望、约会之意。门,出入的门户。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。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,由于下部的期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 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。但是,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,既不阴又不阳、既不高亦不低,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 住,所以,本穴作为肝经募穴,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,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,唯有期望等待,故名期门。

期门穴04

(2)肝经募穴:理同其门名解。

【气血特征】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气。

【运行规律】由穴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。

【功能作用】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。

期门的作用与功效

《针灸大成》主胸中烦热,贲豚上下,目青而呕,霍乱泄利,腹坚硬,大喘不得安卧,胁下积气,伤寒心切痛,喜呕酸,食饮不下,食后吐水,胸胁痛支满,男子妇人血结胸满,面赤火燥,口干消渴,胸中痛不可忍。伤寒过经不解,热入血室,男子则由阳明而伤,下血谵语,妇人月水适来,邪乘虚而入,及产后余疾。一妇人患热入血室,许学士云:小柴胡已迟,当刺期门。针之,如言而愈。太阳与少阳并病,头项强痛,或眩,如结胸心下痞硬者,当刺大椎第二行肺俞、肝俞,慎不可发汗,发汗则谵语。五六日谵语不止,当刺期门。

【主治疾病】胸胁胀满疼痛,呕吐,呃逆,吞酸,腹胀,泄泻,饥不欲食,胸中热,喘咳,奔豚,疟疾,伤寒热入血室。还有治疗肝病、荨麻疹等。

【穴位配伍】配大敦穴治疝气;配肝俞穴、公孙穴、中脘穴、太冲穴、内关穴治肝胆疾患、胆囊炎、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、食少、乳少、胃痛、呕吐、呃逆、食不化、泄泻等。

【临床运用】由于刺激期门穴能起到疏肝清热、利胆和胃、降逆止痛的作用,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胁胀满疼痛、呕吐、呃逆、吞酸、腹胀、泄泻等肝胆和胃肠的病症。现代研究表明,刺激期门穴能显著改善消化道症状,促进黄疸消退及肝脏炎症消退,有利于肝功恢复。

【文献摘要】

《甲乙经》:足太阳、厥阴、阴维之会。

《千金方》:主喘逆卧不安,咳胁下积聚。

《铜人》:治胸中烦热,贲豚上下,目青而呕,霍乱泄痢,腹坚硬,大喘不得安卧,胁下积气。

《大成》:胸连胁痛,期门、章门、丘墟、行间、涌泉。

【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】

《针灸大成》《铜人》针四分,灸五壮。

【治疗方法】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之。

【刺灸方法】期门穴,斜刺0.3~0.5寸,不宜深刺。

【艾灸方法】期门穴,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3-10分钟。

【按摩手法】先用手掌轻擦双侧胁部至微微发热,然后用拇指指面着力于期门穴之上,由轻至重,待产生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热和走窜等感觉后,再施以按揉的方式, 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,持续数秒后,渐渐放松。如此反复操作,左右交替,每次每穴按压3-5分钟,每日两三次。

【注】期门穴,击中后,冲击肝、脾。

当前文章浏览量:

相关阅读
推荐阅读

特效穴

反射区

膀胱经

胃经

胆经

督脉

肾经

三焦经

脾经

大肠经

小肠经

肝经

肺经

心经

心包经

经外穴

任脉

冲脉

带脉

阳维脉

阴维脉

阴跷脉

阳跷脉